《北國少年行》 青島出版社出版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有句流傳甚廣的名言:“幸福的人用童年療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療愈童年?!边@句話道出了童年對人生的意義。高洪波在《北國少年行》里追憶的童年是艱辛的,但那些簡陋的玩具別富野趣,那些單純的味道有歲月的回甘,這份童年本真而純粹,讓沒有此種經(jīng)歷的人格外神往,讓有共同經(jīng)歷的人心有戚戚。
高洪波對于兒童文學有一個“三心二意”的妙論:三心者,童心、詩心與愛心;二意,則指感恩意識和敬畏意識。他多年的創(chuàng)作成就離不開對這“三心二意”的堅持,在《北國少年行》這本書里體現(xiàn)得也是淋漓盡致。
先說童心吧,聽起來似乎不難,無非保持孩童的視角、孩童的感觸和孩童的心性,但實踐起來并不容易?!短唠ψ印芬黄?,作者并不像旁人那樣著重寫如何把毽子踢得花樣百出,而是寫“每逢興起,我們大多會甩掉棉襖,吸溜著清鼻涕,提著搖搖欲墜的棉褲踢。”寫一個小伙伴“左手若挎一籃子,別扭至極?!薄澳阒灰砸荒7?,他馬上氣哼哼地走掉?!倍硪粋€伙伴愛用衣袖抹鼻涕,一場比賽下來,“衣袖成為水袖”。讀來如在眼前,令人莞爾。又如《打雪仗》寫伙伴們滾雪球,“不一會兒,蘋果長成西瓜,西瓜變成大冬瓜?!薄斑@時候,我相信每一個伙伴都進入了一只蜣螂的境界,視雪球如糞球,勤勉地推球不止。”雪球如糞球的比喻真是鮮活又妥帖。
童心之外,還需要詩心和愛心,后兩者是滋養(yǎng)童心這顆胚芽長大的厚土,因為好的兒童文學打動我們的不僅是天真,更是其中蘊蓄的沒有心機的愛意和未受矯飾的美。在讀《北國少年行》時,我們時常會被作者雋麗的文字和充盈的愛所打動。《騎自行車》一篇,作者先寫自己學會姿勢不雅的“掏襠”騎法,然后又在一個大雪夜把父親的車偷騎出去過癮,壯起膽子,把腿跨過大梁,“斜斜歪歪地在雪地上碾出一條又一條轍印?!苯又髡咿D而寫到,“那一夜很靜,四顧無人,月亮卻十分幫忙,把雪地照成一張潔白的宣紙,我和我的自行車成為隨意涂抹的筆?!睆纳倌甑哪懬拥皆娦缘奈淖?,這一審美的提升轉換自然又利落,必然有顆詩心!
《北國少年行》插畫
相比“三心”,高洪波的“二意”常被解讀為對小讀者的感恩和敬畏,他自己也多次說過,“寫給孩子看的東西,馬虎不得?!辈贿^,筆者以為,在高洪波的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中,感恩和敬畏還有一個重要的指向是童年的生活本身。在《北國少年行》中,作者一面寫童年的自在和野趣,一面也不斷用“天真體會繁難的世事”,記錄下很多年少時未必懂得但日后咂摸卻滿是人間情味的片段,凝結其中的正是感恩和敬畏。
《北國少年行》插畫
最后要特別說一下本書的配圖,整書的插圖繪制出自楊鵓之手,他比高洪波稍小幾歲,基本算是一代人,因此,這本書的配圖不但與文字相得益彰,更有一種心心相印,做到了基于共同記憶的傳神。插圖特意保留了鉛筆的線條,因為那劃痕會觸動人們久違的感覺,而“淡淡的光色”,則像“記憶中恍惚的隔膜”。楊鵓說,他喜歡書中四季分明的日子,即使“再冷的冬天,童年的回憶總是能傳來溫暖的。”而這,也是所有讀過這本書的人共有的感受吧。
作者:馬兵 單位:山東大學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