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热这里有精品之_亚洲Av2020在线播放_国产日韩在线欧美成人_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热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全程機械化“保駕護航” 秋糧再獲豐收有望高產

9月30日上午,青島市“三秋”生產暨全程機械化新技術新裝備現場觀摩會在萊西市姜山鎮(zhèn)叢家寄馬埠村玉米生產基地舉行。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派豐產豐收景象。地上現代化玉米聯(lián)合收獲機正在進行收獲作業(yè),安裝了北斗導航系統(tǒng)的拖拉機正在進行播種作業(yè),隨著金黃的玉米一片片收獲,秸稈還田、寬幅精播、播后鎮(zhèn)壓等高產穩(wěn)產新技術隨后展開,實現了隨收隨播、一條龍作業(yè)。天上無人機大顯身手,正在進行除草作業(yè),提前防治小麥莖基腐病等重大病蟲害,實現了農機、農藝和信息技術的完美融合。

克拉斯青貯機、雷肯深翻犁、雷肯小麥精播機、大疆高效無人植保機等現代化智能農機齊聚會,全程為“三秋”生產保駕護航,助力“三秋”生產,讓農機手作業(yè)更舒適,讓農民種地更輕松。

記者從青島市農業(yè)農村局獲悉,今年青島市統(tǒng)籌做好疫情防控和保糧食安全,狠抓糧食生產不放松,努力克服疫情、自然災害和病蟲情等多重影響,主動作為、科學穩(wěn)糧,秋糧生產形勢喜人,畝穗數、穗粒數、千粒重均多于去年,平均畝產有望達到高產年份水平。今年由于降水均勻、農田墑情適宜、關鍵技術措施到位,全市玉米長勢普遍良好,特別是“靠天吃飯”的旱肥地和丘陵薄地玉米增產明顯,禿尖、缺粒、畸形穗、花而不實等現象大大減少;玉米草地貪夜蛾得到有效防控,累計完成噴防面積3.06萬畝,發(fā)生面積僅858畝,發(fā)生區(qū)域防控處置率達到100%,危害損失率控制在3%以內,沒有造成擴散危害,成為今年秋糧產量大大提升的重要支撐。

落實“藏糧于技、藏糧于地”,毫不放松地發(fā)展糧食生產

近年來,青島市大力推進糧食生產功能區(qū)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搞好綠色高質高效創(chuàng)建,成功打造5個全國產糧大縣,其中平度市成為全國超級產糧大縣,常年糧食產量穩(wěn)定在300萬噸左右,保障了全市糧食安全。

一是實施綠色高質高效創(chuàng)建,促進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膠州、平度、萊西三市建成綠色高質高效整建制示范市,全面開展綠色技術模式示范等“五大行動”,推廣主導糧油品種20多個、機藝融合示范區(qū)4.6萬畝。提升農業(yè)全面全程機械化、智能化水平,榮獲全國第一批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示范市,糧食作物機收機播率接近100%,全市安裝導航系統(tǒng)的拖拉機數量達到800余臺。

二是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促進土地旱澇保收、穩(wěn)產高產。以“宜機化”為方向,田間道路建設達到機耕路標準,項目區(qū)田間道路通達率達到90%以上,極大方便了機械化作業(yè)和農產品運輸。統(tǒng)籌中央、市級財政資金30多億元,打造平度南部糧食高產高效生產、萊西南部—即墨北部糧食高產穩(wěn)產生產等六大功能區(qū),在功能區(qū)內建設高標準農田201萬畝,實現項目區(qū)糧食產能提高10%-20%。

三是推進耕地質量提升,促進土壤有機質增加、化肥農藥減量增效。青島市財政投入資金1.7億多元,按照每畝30元補貼標準,對全市適宜深松的400多萬畝耕地基本深松一遍,把土地變成利于蓄水保墑和農作物根系下扎“面包田”。大力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秸稈精細化還田、過腹還田大幅提升,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全面普及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以配方肥、緩控釋肥料、水溶肥料、生物肥料等新型高效肥料逐漸取代傳統(tǒng)化肥,累計建設化肥減量增效示范區(qū)10余萬畝,化肥使用量比用肥最高峰2007年下降21.2%。充分利用新型植保機械、植保無人機等開展統(tǒng)防統(tǒng)治、群防群治,小麥穗期重大病蟲害“一噴三防”實現全覆蓋,農藥用量比2015年減量10%。

扛牢糧食生產責任,全面完成“三秋”生產各項任務

今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松遼平原考察期間,對抓好糧食生產、保障糧食安全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強調“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要靠我們自己穩(wěn)住糧食生產,必須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糧食安全要警鐘長鳴,糧食生產要高度重視,糧食生產這個優(yōu)勢、這張王牌任何時候都不能丟。”在9月15日全省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工作視頻會議上,李干杰省長對切實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出明確要求。青島市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落實中央和省部署要求,強化“四個意識”,牢牢穩(wěn)住“糧袋子”,統(tǒng)籌抓好“三秋”生產各項工作,為明年糧食生產打好基礎。

一是抓好秋收工作,引導農民適期晚收。目前,春玉米已經基本收獲完畢,夏玉米還處于灌漿后期,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玉米適期晚收是近年來我們重點推廣的一項玉米增產增收的實用技。實踐證明,玉米適當晚收10天,在不增加任何生產成本的條件下,每畝可增產25-50公斤。加大宣傳力度,引導農民大面積連片、整村整鎮(zhèn)適期晚收,充分挖掘玉米增產潛力。抓好對農機手的培訓和管理,防止機械過早下地。同時,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抓住天氣晴好的有利時機,適時收獲花生、雜糧等其他作物,確保顆粒歸倉。

二是抓好秋種秋管工作,為明年夏糧豐收打好基礎。秋種是基礎,秋管是關鍵。播種面積和質量如何,關鍵技術措施是否到位,直接關乎明年夏糧生產形勢。今年在穩(wěn)定小麥播種面積的基礎上,擴大優(yōu)質專用小麥特別是強筋小麥種植面積,并注意品種輪換,減輕病害發(fā)生。指導農戶適期足墑播種,科學運用小麥寬幅精播、規(guī)范化播種、播后鎮(zhèn)壓等綠色高質高效生產技術,搞好機收、機播作業(yè)有機銜接,確保一播全苗、苗全苗壯。廣泛選用帶鎮(zhèn)壓裝置的小麥播種機械,在小麥播種時隨播隨壓,有效防止土壤懸松、播種深度不一、土壤跑墑等問題。小麥出苗后,及時查苗補苗,對有缺苗斷壟的地塊及時補種或疏密補缺、帶水移栽,確保苗全苗壯。

三是做好病蟲害防控。小麥秋播和秋苗期是多種病蟲草害開始侵染和初發(fā)危害期,小麥莖基腐病等多種病蟲害,如果在早期沒有及時發(fā)現和防治,后期很難治療和補救。加強對災害性天氣和病蟲害的預測預報,提前宣傳發(fā)動,強化技術指導,落實防控措施,做到早發(fā)現、早防治、早撲滅。加大監(jiān)測力度,及時組織技術人員進行秋苗期大田普查和越冬基數調查,及時發(fā)布病蟲預報,為科學防控提供依據。加大統(tǒng)防統(tǒng)治力度,抓住小麥秋播秋苗期便于大型藥械操作的時機,組織開展苗期統(tǒng)一除草。

四是統(tǒng)籌抓好秸稈、尾菜、農膜回收利用?!叭铩笔歉鞣N農作物的集中收獲季,也是農作物秸稈、蔬菜尾菜和農膜殘膜的集中產生季。指導小麥—玉米連作秸稈還田地塊適當降低秸稈還田頻率,有條件的地塊做到秸稈離田或畜禽過腹還田,大力推廣秸稈深翻還田。加快推進建設秸稈回收中心,大力引進秸稈加工利用企業(yè)和項目,建立秸稈收儲運用一體化的市場化運行模式。結合“三秋”生產開展堆肥實驗示范,積極引導?;N植和養(yǎng)殖大戶,將自產或購買的秸稈、尾菜、畜禽糞便等有機廢棄物在第三方技術公司提供設備和技術指導下進行就地堆漚發(fā)酵,充分腐熟后的肥料用于培肥地力、改良土壤。抓住秋收秋種的關鍵“窗口期”,以花生、蔬菜等覆膜作物為重點,集中開展農用薄膜回收清理專項行動。加強對農田地膜殘留的監(jiān)督執(zhí)法,查處一批不及時回收、隨意棄置、掩埋農膜等違法行為。

另外,今年青島市統(tǒng)籌中央耕地地力保護結余資金1.67億元,優(yōu)先在糧食功能區(qū)內實施耕地地力保護和提升八大項目。主要包括:糧田堆肥還田7萬方,增施商品有機肥2萬噸,馬鈴薯、甘薯標準地膜推廣8萬畝,馬鈴薯、甘薯全生物降解地膜推廣8.5萬畝,設立覆蓋全市的農膜殘膜和肥料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置點340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8000萬個,糧田水肥一體化新增2.8萬畝,深松(深翻)整地完成37萬畝。這些項目的實施,將大大改善耕地質量,提高糧食產能,有效降低化肥農藥使用量,減少農業(yè)面源污染,對于促進農業(yè)轉型升級,提高農業(yè)綜合生產能力,加快推進全市農業(yè)綠色高質量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訊  記者  孫夢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fā)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