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膠州曾有民謠唱到:“茂腔一唱,餅子貼在鍋臺上,鋤頭鋤到莊稼上,花針扎在指頭上?!边@生動地描述了流傳在膠州一帶的地方劇種——茂腔的藝術魅力。茂腔起源于農村,是由民間小調發(fā)展而成的板腔體、唱詞淺而易懂,平白如話;唱腔質樸無華,親切動人,又以女腔發(fā)達,給人以悲涼哀怨之感,最能引起婦女們的共鳴,深受婦女們的喜愛,故有“栓老婆橛子”之說。茂腔唱腔旋律及音韻調直,極符合當?shù)胤窖粤晳T,易聽易懂、易學易唱,男女老少都能唱上幾句,其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能與觀眾溝通同悲同樂、倍感親切,至今茂腔有一百多個劇目。2006年茂腔入選國家級非遺項目。
茂腔的第三代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茂腔代表性傳承人張梅香1950年出生于膠州九龍鎮(zhèn)夼集村,受到“愛拉二胡、吹口哨”的父親的影響,從小就喜歡唱歌,“村里有個大廣播,經(jīng)常放一些戲劇、歌曲,我就跟著學,后來有了半導體收音機,我又跟著學”。聽著小女孩有板有眼的樣板戲和歌曲,村民給她起了“廣播網(wǎng)”“半導體”的雅號。
中學畢業(yè)后,張梅香到鐵木場做工,一天膠縣劇團下來招演員,因為張梅香早已小有名氣,所以有人極力推薦她。聽到消息后,張梅香立刻放下手里的活趕到學校面試現(xiàn)場?!澳菚r候很單純,一進門就看到了曾金鳳老師,以前她唱戲的時候我經(jīng)常去看,這次第一次近距離看到,非常激動,我一步走到曾老師面前說:‘曾老師,我認識你!’在場的老師們都笑了。我當時唱了一段樣板戲,那時候還不會唱茂腔,曾老師點了點頭,表情看著很認可,就叫我回去了”。
1970年的十月份,張梅香就接到了劇團的錄取通知書?!爱敃r父親不反對,母親不同意我去,因為在那個年代,戲子的地位不高。哥哥從部隊回來聽說后,極力支持我去,后來母親也妥協(xié)了”。時年已經(jīng)將近20歲的張梅香骨骼發(fā)育成型,練起功來自然要苦得多?!拔沂菑霓r村出來的,能吃苦,一直練到腿紫胳膊腫”。實在累得受不了了,張梅香也躲在被窩里偷偷哭過,想起父母的囑托,和自己的夢想,還是咬牙堅持下來。讓張梅香記憶尤新并正式成為主演的一場大戲是《朝陽溝》,“我在劇里演銀環(huán),老師曾金鳳也出演,當時我們演了兩個多月,轟動全市,在四方大劇院、滄口大劇院、永安大戲院都上演過,場場爆滿”,張梅香記得,當時演出幾乎是“臺上唱一句,臺下喊一聲好!”之后,張梅香又主演了《牛郎織女》《燕雙飛》等,獲得了青島市首屆青年演員基本功比賽一等獎。1982年春節(jié)剛過,劇團里就傳出了曾金鳳收張梅香為徒弟的消息,甚至張梅香都不知道。她欣喜地趕到曾老師家,一聲“老師”百感交集,也讓她夢想成真,成為曾金鳳名正言順的徒弟。直到2001年退休。卸下精心涂抹的粉彩,看著鏡中素凈的自己張梅香實在舍不得,一下子離開舞臺,張梅香很不是滋味。幸好,膠州老年大學向她發(fā)出了邀請,她又能唱茂腔了。之后黃島老年大學也邀請她,張梅香為了茂腔傳播和傳承忙的起來了。
1981年,她主演的茂腔創(chuàng)作戲《燕雙飛》到省里參加第一屆山東戲劇演出月活動即獲得表演二等獎;1986年,她主演的《弘文才女》、《金嫂子》獲山東戲劇演出月活動表演一等獎;2002年,張梅香參加國家“國花”杯中青年戲曲演員表演大賽獲“十佳花旦獎”……就在2011年,60歲的她還到上海參加了上海國際藝術節(jié)“紅戲會”展演活動,演出的現(xiàn)代戲《紅嫂》獲得優(yōu)秀表演獎。
張美香的演唱以茂腔音樂的基本曲調為基調,以當?shù)氐姆窖蕴卣鳛榛境霭l(fā)點,結合大眾化語言,使得音樂語言化,聽起來字字入耳,既親切又新穎。她不斷學習中國民族音樂、民間小調、西洋美聲及民族戲曲等演唱方法,結合自身嗓音甜潤、音域寬、婉轉自如的特點,形成以氣馭聲、以聲托情、聲情并茂的演唱方法。
范興武,青島市茂腔劇團演員,生于1950年9月9號,國家二級演員,茂腔傳承人。退休前在劇團擔任過多個舞臺主演,《朝陽溝》飾栓寶,《羅衫記》飾徐繼祖等等。多次參加省市匯演并獲獎。
退休后范興武一直活躍在文藝戰(zhàn)線上,2015年1月,首屆青島市民《圣元杯》無與倫比才藝大賽中入圍“戲王”青島市半決賽。在2019年至2021年膠州文化館舉辦的尋找小小傳承人茂腔公益培訓非遺夏令營擔任三屆授課老師。2016年8月成為青島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茂腔”的代表性傳承人。在傳承茂腔上,從走進學校到各鄉(xiāng)鎮(zhèn)授課,都處處發(fā)揮自己的一切力量。
青島財經(jīng)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曹鵬 攝影 董志剛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