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設(shè)計了“時間鬧鐘”?
小時候的每個清晨,叫醒我們的不是會蹬腿兒的鬧鐘,也不是魔性的手機鈴聲,而是來自大自然的奏鳴曲。各種各樣的演員,未見其形,先聞齊聲。這是屬于夏天的音樂會,參演人員很多,比如青蛙、比如蟋蟀、比如知了、比如喜鵲……但是最好聽的,還是布谷鳥的歌聲。
如今,歌唱家布谷鳥成功轉(zhuǎn)型為森林校長,把花園變成學(xué)校,也是一座巨大的鐘表。那么,這部“時間鬧鐘”的設(shè)計者是誰呢?
沒錯,就是著名兒童文學(xué)作家高洪波先生!
高洪波
為什么這樣的“時間鬧鐘”,每個孩子都值得擁有呢?
讓我們跟隨高洪波先生的指引,一起鉆進(jìn)這部“時間鬧鐘”吧,看看它到底神奇在哪兒!
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時間觀”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薄懊魅諒?fù)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明日皆蹉跎”……我們一邊哼唱著關(guān)于時間的歌謠,一邊更新著關(guān)于十二時辰的觀念。每一天的陽光、空氣和水,每一天的日出和日落,都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每天的十二時辰都是全新的。
《布谷鳥的心愿》就在培養(yǎng)小朋友的這種“時間觀”——什么時候吃早點,什么時候做早操,什么時候下課休息,什么時候午飯吃飽慢咽細(xì)嚼……都在繪本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一部小小的繪本,就是一部神奇的“時間鬧鐘”,沒錯吧!
在詩意畫境中,感受時間流淌
如果說繪本是文字和圖畫一起講故事的藝術(shù),那么這部《布谷鳥的心愿》就是一次詩情與畫意的浪漫邂逅,是一次優(yōu)美詩境與狂野想象力的激情碰撞。
高洪波先生用清淺靈動的詩意語言詮釋時間的奧秘。意大利畫家赫克托,用飽滿的色彩、活潑的線條,涂抹啄木鳥的時間花園學(xué)校。
采訪高洪波爺爺時,他說,“寫下童話詩時,我的心里充滿陽光,歡樂和靈感的露珠。我希望小朋友了解一些關(guān)于花朵和時間的知識,也懂得珍惜眼前的時光。布谷鳥是我的代言人。謝謝異域畫家用色彩和光影、線條放大了詩歌的美麗,一次快樂的合作?!?/p>
親子共讀中,家長和孩子一起成長
尊重時間并遵守時間,不僅僅是對孩子的期望,也是對大人的要求。所以這個故事不僅僅是孩子的“時間鬧鐘”,也是大人的“時間警鐘”。當(dāng)我們催促孩子做個守時的小朋友時,自己是不是自覺地放下了發(fā)燙的手機、關(guān)掉了24小時待機的電視呢?高洪波先生之所以創(chuàng)作這個故事,一定是希望小小的“時間鬧鐘”能在我們每個人心里“滴答滴答”,帶來不一樣的啟發(fā)。
來源:青島出版集團(tuán)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