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青島市城陽區(qū)城陽街道京口村密不通風的玉米試驗地里,青島市農科院作物研究所玉米課題組的科研人員正在田間調查。烈日下,在高大的玉米植株里來回穿梭,銹病孢子把工作服逐漸染成了紅色,汗水也早已濕透了全身,這些于他們卻習以為常,他們對照一棵棵玉米,仔細觀察、互相比較,時不時討論著、記錄著。
青島市農科院作物研究所玉米課題組的科研人員正在田間調查
種子是農業(yè)的核心科技。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一個品種可以造福一個民族。多年來,玉米課題組以提高玉米單產為目標,在推進高產玉米新品種選育和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的研發(fā)等方面孜孜不倦、鍥而不舍。
以耐密、高產為育種目標,引進優(yōu)良種質,進行配置雜交組合,試驗品種的種植密度達到每畝5000株至5500株,比普通品種種植密度每畝增加500到1000株。
以抗旱、抗倒、抗病為育種目標,通過苗期抗旱鑒定及旱棚控水試驗,篩選抗旱節(jié)水種質材料,為節(jié)水高效品種的選育提供了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通過溫室培育,育種一年一代變成一年兩代,大大縮短育種周期,加代加快育種進程。
為了育好種,玉米課題組每年有近200天的時間需要在田間搞科研,年復一年地重復著播種、施肥、育苗、授粉、調查、收獲、測產……每年授粉自交幾萬穗,配雜交組合上千個。
經過不懈努力,玉米課題組已經選育出一批抗粗縮病、抗倒伏、耐密植的親本材料和綜合性狀優(yōu)良的雜交組合,通過進行多年多點鑒定比較試驗,將選育出高產、抗逆性強、適應性廣、耐密植的新品種。
圍繞提高玉米單產水平,玉米課題組還進行了土壤、栽培、植保等多個學科方向的配套技術研究。針對青島當地土壤耕層淺、有機質含量低的問題,通過長期定位試驗研究,制定了以秸稈合理還田、增施有機肥、高效耕作、高效施肥為技術核心的《小麥玉米輪作區(qū)耕層地力提升技術規(guī)程》《魯東區(qū)小麥-玉米周年地力提升技術規(guī)程》兩項地方標準,“小麥玉米耕層周年地力提升技術”被推薦為青島市2023年主推技術。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努力實現(xiàn)種業(yè)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是農業(yè)科研人員的最大夢想,也是努力工作的目標和方向。青島市農科院的科研工作者們將立足青島農業(yè)發(fā)展實際,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大種質資源創(chuàng)新與新品種選育力度,筑牢現(xiàn)代農業(yè)產業(yè)根基,助力建設農業(yè)強國。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艷林 通訊員 阮桂麗
責任編輯:李賽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