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地的春節(jié)美食中,往往少不了最傳統(tǒng)的紅色。紅紅火火的美食,如同年味兒的熱烈與歡騰,給這個節(jié)日增添了濃厚的色彩。本期,我們一起來認識兩位年輕廚師,看看他們如何用簡單的食材,搭配并不簡單的工藝,來詮釋這紅紅火火的美食內涵。
龍獅酥“醒” 文脈流傳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青年廚師 陳小東:從小我就很喜歡那個獅子,然后進了醒獅隊。但是自己是學廚師的嘛,就想著把我們佛山的非遺,跟中式點心做一個結合。然后剛好今年是龍年,我想著在醒獅的基礎上,加入一些龍的元素,進行一個融合跟結合。
精美的龍獅酥背后,離不開陳小東對非遺文化的創(chuàng)新構思,還有巧奪天工的制作技藝。
可要把從紙面上勾勒出的龍角、龍須這些形狀,在現(xiàn)實中也和諧地拼裝在一起,卻不是一件容易事。陳小東告訴記者,在龍獅酥的整個制作環(huán)節(jié)中, 任何一個步驟都不能出現(xiàn)一點差錯。
而真正要做出栩栩如生的龍獅酥,陳小東長年累月訓練出的刀工和他對火候的精準把控則更是必不可少。
陳小東:比如說我們這個龍須還有它的絨毛,它是一刀一刀切出來的。要切得很密又很細,它炸出來,才會有這種效果。
有很多人慕名來學習龍獅酥的技藝,其中也有小朋友們的身影。
為了讓粵式點心得到大力推廣,陳小東在新春佳節(jié)之際的集市上擺放攤位,供市民近距離觀看龍獅酥的制作過程,普及龍獅的非遺文化。同時,廣州有不少餐飲店,都已經上架陳小東的龍獅酥點心,只要有時間他經常會親自上菜,給客人介紹自己的粵式點心,推廣他對非遺文化的飲食理念。
到火鍋的“熱”辣里去“愛”
這些象征著紅紅火火的美食,不僅能滿足我們味蕾的享受,更成為一個地區(qū)的代表符號,成為一種文化和情感的交流。提起熱辣滾燙的美食,當數(shù)火鍋,而重慶火鍋屬于四大菜系之一的川菜系,具有“辣、麻、咸、鮮、香、脆”的特點,調味獨特、吃法豪放。
夾著毛肚、鴨腸,在旺火中間那一格,放三五下,蘸蘸油碟迅速吃進嘴里,享受食物麻辣滾燙脆嫩的口感。麻辣鮮香的背后,是廚師們對新鮮食材的精心挑選和現(xiàn)炒底料的細致打磨。
這位正在指導炒料的年輕廚師叫卓越,別看他只有21歲,在炒火鍋底料這一塊卻是行家。卓越的父親卓曉兵是當?shù)匦∮忻麣獾闹貞c火鍋傳承人。卓越小時候,經??吹礁赣H研究火鍋底料配方和制作工藝,卓越有樣學樣,在家偷偷炒起了料。
重慶市渝中區(qū)青年廚師 卓越:第一次炒料的時候,就是當時晚上大半夜了,然后都睡著了,自己起來炒一鍋底料。在家里炒,把隔壁鄰居都嗆醒了,當時也挺不好意思的。
卓越16歲開始正式學習火鍋底料制作工藝。把牛油熬到130℃,下豆瓣和豆母子,炒到發(fā)沙后,下大蒜老姜,炸到金黃后下糍粑辣椒,最后炒花椒和香料起鍋,每一道工序都左右著最終的火鍋味道。
炒出一鍋底料,整個流程耗時至少3個小時,卓越就這樣日復一日地練習,時常練到筋疲力盡。
卓越:一天最多800斤,炒一天從早到晚,炒到凌晨左右。就是有點辣手,沾了辣椒,血泡破了,火辣火辣的。
卓越父親 卓曉兵:有時候看著他還是挺心痛的。
從“偷師學藝”到獨當一面,卓越用了5年時間,成了年輕一代中的火鍋底料的代表人物。
從栩栩如生的佛山龍獅酥到熱辣滾燙的重慶火鍋,它們不僅是食材的巧妙組合,更是廚師們匠心的結晶。麻辣鮮香的小龍蝦、酸甜交織的冰糖葫蘆、軟糯香甜的貴州紅粑,這些象征著紅紅火火的美食,讓人們圍坐一起感受到家的溫暖和親情的濃厚,讓人們在品嘗這些美食的同時感受生活的熱烈與活力,并許下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愿望。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李雯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