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基本面持續(xù)好轉與A股港股價值洼地效應日益凸顯,越來越多境外資本正悄悄重返中國股票資產。
值得注意的是,自4月22日以來的一周內,北向資金凈買入額達到257.96億元人民幣,創(chuàng)下過去6周以來的單周資金流入最高值。尤其是4月26日當天,北向資金凈流入額超過224億元人民幣,創(chuàng)下陸港通開通以來單日新高。
近日,國際金融協(xié)會(IIF)也發(fā)布了3月全球投資資金流向報告顯示,3月全球資本在新興市場投資組合的凈投資額增加約327億美元,即新興市場股市與債市分別凈流入102億美元與225億美元,這也是全球資本連續(xù)5個月凈流入新興市場。其中,3月中國股市與債市分別“吸金”17億美元與21億美元,這也是過去9個月以來,中國股市債市首次同時出現境外資金凈流入。
一位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經理告訴記者,這種狀況與今年以來眾多國際投行持續(xù)力挺中國股票資產有著密切關系。
4月23日,高盛發(fā)布最新報告建議繼續(xù)超配A股,因為在政策推動的樂觀情境下,A股估值存在上漲20%~40%的潛力。此外,瑞銀全球新興市場股票首席策略師Sunil Tirumalai也上調A股和港股的配置評級。
“除了境外資本積極看好未來A股走勢,這背后還有兩個深層次原因,一是近日美元指數走強令人民幣匯率下跌,反而令中國股票資產變得更加便宜,吸引更多境外資本爭相抄底;二是美國大型科技股與日本股指回調,正加快全球資本調倉步伐,將更多資金從美股日股轉向估值較低的A股港股?!鄙鲜鲂屡d市場投資基金經理分析說。
一位香港私募基金經理告訴記者,在國際地緣政治風險持續(xù)升級、美國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全球資本正重新審視中國股票資產的配置價值。
投資流向趨變
上述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經理指出,3月以來,全球基金界討論抄底A股港股的聲音日益增多。這背后,一是中國相關部門持續(xù)出臺措施提高A股上市公司質量并加大A股上市公司分紅力度,令境外投資機構看到A股的長期配置價值日益提升;二是中國經濟基本面持續(xù)好轉,也令A股港股的盈利能力和估值回升動能增強。
他向記者分析,鑒于3月美國大型科技股與日本股指仍處于上漲階段,真正流向A股港股的全球資本并不多。因為不少境外投資機構仍然擔心房地產風險對中國經濟基本面復蘇的沖擊。
但是,國際投行仍積極力挺A股港股的抄底投資機會。
瑞銀分析師認為,MSCI中國指數EPS(每股收益)未受房地產趨勢的影響,因為在MSCI中國指數的成份股里,消費和互聯網行業(yè)比重達到55%,房地產比重不到5%。隨著中國消費市場日益呈現回暖跡象,MSCI中國指數EPS有望呈現顯著回升跡象。
高盛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劉勁津認為,在中國經濟基本面好轉等因素的影響下,當前港股與A股的預期市盈率分別僅有9倍與11倍,均低于歷史平均水準,具有相當高的吸引力。
上述香港私募基金經理指出,近期境外資本在加倉A股同時,也在港股投入大量資金。尤其是中國證監(jiān)會發(fā)布5項措施,進一步拓展優(yōu)化滬深港通機制后。他指出,當前境外投資機構正密切關注“五一期間”中國零售市場的復蘇情況,以此作為他們研判中國經濟基本面是否持續(xù)好轉以及中國股票資產配置價值是否進一步提升的重要指標。若相關數據表現良好,5月境外資本流入A股港股的規(guī)?;驅ⅰ案弦粚訕恰?。
布局策略“前后有別”
值得注意的是,境外資本加倉A股港股的策略“前后有別”。
“以往,境外中小型私募基金主要采取自下而上式的精選個股投資策略,大型資管機構則采取指數增強型的配置策略——買入掛鉤滬深300指數或中證50指數一籃子股票同時,加倉個別具有高成長潛力的個股獲取額外的超額投資回報?!鼻笆鲂屡d市場投資基金經理指出。
他表示,如今受國際地緣政治風險持續(xù)升級等因素影響,眾多境外投資機構認為預測未來全球及中國宏觀經濟走勢難度加大,轉而注重宏觀因子挖掘、預測與模型構建,一方面提高對宏觀趨勢的研判精度,更好地把握宏觀趨勢順勢而為,一方面為A股港股資產配置過程提供中觀視角的決策建議。
尤其在中觀視角(以細分市場、行業(yè)或企業(yè)為分析研究對象)層面,越來越多境外投資機構開始借鑒中國大型資管機構的做法,持續(xù)推動TAA研究向中觀拓展,打通宏觀與微觀傳導的邏輯鏈條,即改變高度依賴擇時交易的傳統(tǒng)TAA決策,構建更全面的中觀投研體系,一面聚焦中國戰(zhàn)略產業(yè)扶持政策設置中觀賽道,加大對優(yōu)勢賽道的研究資源投入,一面形成同一賽道全產業(yè)鏈的多維研究體系,加深對賽道發(fā)展趨勢與產業(yè)生命周期的理解,構建長短結合的行業(yè)比較框架,構建長短期結合的行業(yè)投資組合。
他直言,這些投資策略的轉變,促使境外資本更注重對中國高景氣度細分行業(yè)賽道與高成長優(yōu)質上市公司個股的挖掘。因為他們通過分析投資回測數據發(fā)現,隨著A股投資熱點與市場風格切換加快,每年表現最好與最差的投資風格收益差正在進一步加大,所以境外資本只要“選對”高成長行業(yè)賽道與個股,就能獲得相當可觀的超額回報。
一位歐洲資管機構亞太區(qū)首席代表透露,今年以來中央匯金等“國家隊”持續(xù)增持境內寬基類ETF產品,也給不少投資機構配置A股帶來新的啟發(fā)。具體而言,在A股市場,滬深300整數、上證50指數等寬基類ETF囊括眾多高分紅、且ESG報告披露相對規(guī)范全面的上市公司,因此他們借鑒“國家隊”做法加大這類ETF產品的配置,既能滿足自身對ESG投資方面的要求,又能捕捉當前A股市場高股息高分紅投資風格火熱的“紅利”。
他還透露,在加倉高股息高分紅A股港股資產之際,他發(fā)現不少境外大型資管機構還在增持恒生科技、生物醫(yī)藥等產業(yè)績優(yōu)股票。這也與他們在歐美股市的投資策略相吻合——隨著科技在全球經濟發(fā)展的影響力日益增強,加之人類平均壽命持續(xù)增加,科技與生物醫(yī)藥產業(yè)有望在未來較長時間保持較高的成長性。
前述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經理告訴記者,當前越來越多同行與境外大型投資機構都在計劃增加中國股票資產在其全球股票投資組合里的比重,因為他們發(fā)現,全球共同基金的中國股票持倉在其整個股票投資組合的占比僅有5.3%(處于過去5年以來的低點),急需重新調高中國股票配置比重以實現資產分散化配置效果。
(記者 陳植)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