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好的游記散文,不在于有多少典麗的辭句,而在于她能夠勾起讀者宛若身臨其境的思緒。比如嚴歌苓的《非洲手記》。
嚴歌苓是當代海外華人作家中頗具影響力的一位,代表作品有《金陵十三釵》、《小姨多鶴》、《第九個寡婦》等。新作《非洲手記》是嚴歌苓2004年至2007年隨夫駐尼日利亞時的所思所想,是一部膾炙人口的散文隨筆集。作品分三個部分。一部分是作者的尼日利亞游記,將自己親歷這個非洲咖啡豆之國諸地的見聞,當?shù)氐娘L土人情,以及精神面貌,描述得栩栩如生。 第二部分是作者的零星記事:既有在美國生活與活動的“碎片拼圖”,也有充滿鄉(xiāng)情元素的追憶與懷舊,還有褒貶有致,抑揚有度的文化札記。第三部分是作者的心靈感悟,這部分也很“零星”,基本是隨心雜感的輯錄,但卻將作者自身“只需要比別人少一點點,就能滿足”的價值觀與道德觀展示了出來。作品夾敘夾議,語言嚴謹卻不乏諧趣,見解精深又滿含關切。作品力求告訴人們,有那么多的名人大腕一生都在向往非洲,并不是因為那里好玩兒,而是在那里可以親歷一次深刻的靈魂洗禮和思想補課。
8月10日下午3點,嚴歌苓將現(xiàn)身青島書城,與廣大粉絲們見面,同時舉辦《非洲手記》的簽售活動。歡迎各位讀者前來,聽嚴歌苓講述她的非洲故事,也講述這本書中所蘊含的,不同于以往的寫作經驗。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