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热这里有精品之_亚洲Av2020在线播放_国产日韩在线欧美成人_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热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名家有瑕】變法為斂財?shù)摹稗窒喙蓖醢彩?/h1>

王安石

導語:

王安石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他發(fā)起了以富國強兵為口號發(fā)起的變法運動,但富國有余,強兵卻無效,而所謂的富國亦不過是加強對民間的掠奪而已。

變法措施名為富國實為掠奪民間財富

王安石變法中最有名的是青苗法和募役法,青苗法就是在青黃不接之時,由政府出面貸給農民糧食,夏、秋糧食收獲后,農民還貸,并付20%至30%的利息。青苗法本意是限制民間高利貸,但實質上變成政府發(fā)放高利貸。青苗法最初規(guī)定不許強制貸款,但在實施中,不論城市坊郭戶還是鄉(xiāng)村主客戶,都被強制貸款納息,而且利息往往不止百分之二三十,甚至高達百分之七八十。最終,青苗法淪為政府掠奪民間財富的手段。

募役法也是如此。宋朝戶口分為五等,在募役法實施之前,宋朝實行差役法,從上三等戶里出人為政府服務。募役法實施之后,政府不再直接差派,改為征收免役錢,再由政府出錢募人服役。但差役法實施時,四、五等戶即廣大下戶并不需要服役,改為募役法之后卻需要同樣納錢,且數(shù)額不低,這大大加重了鄉(xiāng)村下戶的負擔。而且,對于免役錢的使用,政府并非用來雇人服役,而是挪作他用,并依舊經(jīng)常差人,導致廣大鄉(xiāng)村民戶既要出錢,又要服役。

青苗法、募役法之外,王安石還實行市易法,市易法本意是打擊巨商大賈壟斷市場,但卻使政府成了壟斷性商業(yè)兼金融機構,強制性向商人放貸或賒貸貨物,導致商人債臺高筑,嚴重影響商品流通,抬高物價。而其他措施如均輸法、方田均稅法也并未起到發(fā)展生產的作用。只有農田水利法興修了一萬多處水利設施,促進了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

“富國”措施外,王安石還實行保甲法和保馬法,據(jù)王安石所言,實行保甲法一是為了“除盜”,二是為了“與募兵相參”,部分恢復征兵制,三是為了節(jié)省養(yǎng)兵費用①。其實質是將養(yǎng)兵、募兵的負擔轉移到民間。保甲訓練并非安排在農閑時,地方官甚至專挑農忙時訓練保丁,故意刁難百姓,只有納錢才能安于生產。保馬法是由政府出一部分錢,由民間代替政府養(yǎng)馬,但政府所給之錢遠遠不夠,養(yǎng)馬之家傾家蕩產者甚多。

從這些改革措施來看,王安石變法的實質是為政府斂財,掠奪民間財富。變法之初,司馬光在和王安石爭論時就指出:“天地所生貨財百物,止有此數(shù),不在民間,則在公家”,“善理財之人,不過頭會箕斂,以盡民財,如此則百姓困窮,流離為盜,豈國家之利邪?”王安石爭辯道:“此非善理財者也。善理財者,民不加賦而國用饒。”②但最終司馬光的預言成為現(xiàn)實。

變法執(zhí)行者多為“小人”缺少操守

王安石上臺之前,聲望非常高,大有“介甫不起則已,起則太平可立致,生民咸被其澤”③之勢。他與司馬光、呂公著、韓維關系密切,被稱為“嘉祐四友”。變法初期,程頤、蘇轍也參與其中。但隨著變法日漸損害到從官僚地主到普通百姓的利益,越來越多士大夫同王安石決裂,其中就包括司馬光、呂公著、蘇軾等,也包括王安石的恩師歐陽修。王安石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④為口號,將所有反對意見一概歸為流俗之言,將所有反對變法的大臣全部驅逐出朝廷。

驅逐反對派后,王安石啟用大批少年新近之人,包括呂惠卿、章惇、曾布、李定等,他們不少人才華橫溢,但政治操守一般。比如變法副手呂惠卿最初附和王安石,當上參知政事(副宰相),但王安石第一次罷相后,呂惠卿千方百計排擠王安石,甚至將王安石寫給他的信給宋神宗看。王安石退居金陵之后,還經(jīng)常寫“福建子”(呂惠卿為福建泉州人)三個字,深悔為呂惠卿所誤。李定也多次被御史彈劾不為庶母服孝。

正因如此,在后來的歷史敘述中,這些人往往被稱為“小人”。啟用“小人”雖解決了人才不足的問題,但他們操守上的瑕疵卻使王安石承受著嚴重的輿論指責。

變法開啟朝廷黨爭導致北宋滅亡

王安石變法目的是為富國強兵,從結果來看,可謂富國有術,強兵無方。通過青苗、募役等法令,政府聚斂起大量財富,但導致民怨沸騰。另一個嚴重后果是,王安石變法使朝臣分裂為反變法派和支持變法派,即“舊黨”和“新黨”。宋神宗死后,先是舊黨上臺廢除王安石變法的絕大多數(shù)措施,哲宗親政后,又效法神宗變法,新黨得勢,大規(guī)模清洗舊黨。此時,變法已經(jīng)成為口號,只是黨派傾軋的工具。

南宋人將北宋末年的黨爭視為亡國的主要原因,開啟黨爭的王安石自然成為罪臣,此后對王安石的評價一直比較負面。

近代以后,中國落后挨打,不少人將希望寄托于變法改革之上。在向歷史尋求支持時,他們發(fā)現(xiàn)了被列寧稱為“中國11世紀的改革家”的王安石,于是,王安石被梁啟超等人洗去罵名,獲得高度評價。

結語:

盡管王安石個人操守近乎完美,但并不能否認他發(fā)起的變法運動不過是為加強政府的斂財能力,并未真正促進社會生產,更談不上推動社會進步和提高民生福祉。

注釋:

①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二一,熙寧四年三月丁未條,中華書局,2004年,第5392頁。

②司馬光著,李文澤、霞紹暉點校:《司馬光集》卷三九《八月十一日邇英對問河北災變》,四川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885-886頁。

③《司馬光集》卷六〇《與王介甫書》,第1255頁。

④脫脫等:《宋史》卷三二七《王安石傳》,中華書局,1977年,第10550頁。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fā)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