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滟是青島西海岸新區(qū)人民醫(yī)院發(fā)熱門診護士長,本科學歷,副主任護師。青島市傷口造口專業(yè)副主任委員,對傷口及造口并發(fā)癥的處理和護理有一定經驗,曾獲得青島市傷口個案大賽“二等獎”。從事臨床護理工作30年,對各種多發(fā)病和疑難病例的臨床護理有著豐富的經驗,先后發(fā)表論文10篇。曾獲得“山東省援川先進個人”,“青島市優(yōu)秀志愿者”,“醫(yī)院先進工作者”,“優(yōu)秀護理管理者”等榮譽稱號。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全國的醫(yī)護人員都戰(zhàn)斗在抗疫一線,在5.12護士節(jié)來臨之際,張海燕寫下了自己的戰(zhàn)疫經歷。
2020年伊始,一場以武漢為中心的疫情悄悄在全國蔓延開來,從那天開始,我也成為了逆行大軍的一員,開始了我的抗疫之路。
我多次請纓前往湖北一線,并做好了奔赴武漢進行援助的準備。記得我把請愿書遞交上去的那天,一向寡言的兒子在電話里哭了,那句“媽媽平安是我新年唯一愿望”,不知蘊藏了多少牽念與不舍。但在此疫情猖獗的國難之時,作為一名醫(yī)護工作者,我深知自己肩上的重任,亦如十年前,我義無反顧前往汶川災區(qū)那般。后來因為各種原因,援助武漢未能實現,我被安排到發(fā)熱門診陣營。不去湖北前線,在外人看來,這或許是一件好事,但一直奮戰(zhàn)在護理戰(zhàn)線上的我看來,這是一份遺憾。盡管如此,堅守自己的崗位,帶領同事們共同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依舊是我不容推脫的責任與使命。奔走于發(fā)熱門診的那些日日夜夜,太多的疲憊與心理壓力,太多的辛酸與苦楚,太多的牽掛與感動.. 在經過汗與淚的洗禮過后,那份記憶在今天顯得更加彌足珍貴。
三月,國內疫情剛剛得到控制,輸入性病例卻激增。
第一次接診的是一名美國航班至青的學生。當他被送到我們面前時,稚嫩的臉上寫滿了恐懼與無助。如果不是這場人人自危的疫情,我將永遠無法想象那會是一個正值花季的少年的神態(tài)。問診中,只聽他用顫抖的聲音反復的問著:我是被隨機抽樣來檢查的嗎?我不是那樣的病,對吧?..
站在隔離病房外,我接通了他的電話,他早已經泣不成聲: “阿姨,我會沒事的吧?我已經很久沒見到爸爸媽媽了,我好想他們.. ”我慢慢的安撫著他的情緒,一邊告訴他我和他的爸媽年齡相仿,在這里我可以做他山東的媽媽。期間的幾次通話,他慢慢回復了平靜。當天我們收到了對于他的病情需轉到上級醫(yī)院的通知。臨別之際,這個懂事的孩子在主動整理好床鋪后,向著病房的監(jiān)控攝像頭深深鞠了一躬。那一瞬間,在場的每個人都再也無法抑制自己的情緒,眼淚像決堤般涌出來。從那天,我又多了一份牽掛,那就是叫我“張媽媽”的那個孩子!
這樣的事例還有太多太多,每一個被收診的病人我都會主動跟蹤聯(lián)系,情緒波動較大的,我也會著重關注。在我們接診的病人中,多數是20歲左右的留學生,看著他們,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那些渴求幫助的恐慌,無不讓人心疼。
大部分前來就診的病人都很配合,但偶有例外。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英國讀研回來的學生,從被接診當天就一直吵鬧著要回家。經我們詢問得知,她當下面臨畢業(yè),必須要按時參加網絡課程。于是我們馬上請示了上級領導,第一時間協(xié)調安排工程師開通網絡,為她創(chuàng)造了留觀治療和學習兩不誤的條件。第一晚上入睡前,擔心她害怕陌生的隔離環(huán)境,我再一次撥通了她的電話:安心睡吧,我們一直和你在一起。早晨的信息留言:阿姨,我睡的很香!當她出院時給我信息:阿姨,非常感謝您的照顧和關心^_^心里特別暖~
疫情發(fā)生的前幾個月里,加班工作至十二小時是常態(tài),最嚴重時,每天凌晨一兩點鐘才能休息。護士長的電話需要二十四小時開機,有時剛剛拖著疲憊的身軀入夢,科里的一通電話又會將人再次拉起..
發(fā)熱門診的工作性質,使得科室內所有醫(yī)護人員都沒有正常的作息時間點,反而越到休息時間,我們越是忙碌.. 有一次,因受疫情影響,科室內急需的消毒機無法及時到位,護士們?yōu)榱俗龊媒K末消毒,便抱著紫外線燈車樓上樓下來回使用。在原有護理人員未增,工作量卻明顯加大時,護士們沒有一個抱怨。我們的徐蕾護士曾說:盡管很累,但我們很團結,從護士到護士長,我們是一個團隊,一個整體。
我們在一線的安心工作,離不開家人的支持和領導的關懷,是他們,給了我們面對這場疫情的決心和勇氣。從醫(yī)退休現年已80歲的婆婆曾在電話里再三囑咐:家里的一切事情都不用操心,安心做好單位的工作。院領導也會時常打來電話慰問,并安排伙房和后勤科室給我們提供最好的飲食和防護來保證我們的健康。
來我們發(fā)熱門診的醫(yī)生和護士,我會認真對他們進行再次培訓,并反復強調工作中的每一個防護細節(jié);進入隔離區(qū)的每位醫(yī)護人員,我都會檢查他們的防護服穿著是否規(guī)范,護目鏡、口罩是否嚴密等等。保護好他們,也是我的職責之一。
發(fā)熱門診的護士換了一批又一批。記得有位年輕護士的朋友圈里有人問道:你們都出來了嗎?她調侃,還有一位“老人”。而這位“老人”就是我,從事護理工作30年的我。堅守,是這次疫情中我交給社會和組織的滿意答卷。
張海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