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热这里有精品之_亚洲Av2020在线播放_国产日韩在线欧美成人_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热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島中院發(fā)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大典型案例

1月6日,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fā)布會,發(fā)布青島法院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大典型案例。十個案例聚焦“小案大道理”,發(fā)揮司法案例的規(guī)范、指引、評價、引領社會價值作用,讓公眾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

“近年來,青島法院堅持將司法為民、公正司法與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結合,用司法公正引領社會公正,用法治精神、道德力量引導人民群眾向上向善。本次發(fā)布的十個典型案例,是青島2020年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廣受社會關注的案例,分別從誠信友善、社會公德、見義勇為、公序良俗、男女平等、孝老愛親等方面體現(xiàn)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標、導向和準則?!鼻鄭u中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個典型案例中,李某涉疫情口罩詐騙案,被告人李某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3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3萬元,警示發(fā)“疫情財”的不法行為必付出代價;劉某見義勇為,為救助他人在地窖窒息死亡,受益方被判令給予適當補償,弘揚了中華民族助人為樂、危難相助的傳統(tǒng)美德;單某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是最高人民法院2019年《關于依法妥善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案件的意見》發(fā)布以來青島市首例該類刑事案件,單某因泄私憤從八樓住處拋擲酒瓶,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讓高空拋物者為“任性”行為買單。某女演員訴段某名譽權糾紛案,段某在微博侮辱謾罵他人,被判令公開道歉并賠償3萬元,告誡網民開放、共享的互聯(lián)網絡空間不是言論自由的“法外之地”。還有三個案例分別涉及過度醫(yī)療費用自負、誠實守信原則、旅游項目自甘風險的具體認定等法律熱點,另外三個案例涉及弱勢群體權益保護,包括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保駕護航、司法保障老年人老有所養(yǎng)、依法維護婦女合法權益。

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開宗明義、旗幟鮮明地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立法目的之一。人民法院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肩負著重要使命。青島法院將進一步發(fā)揮審判職能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審判執(zhí)行工作中,以案弘道、以法為媒,通過司法案例讓崇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和全社會的良好風尚。

□相關鏈接

青島法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大典型案例

案例一:

打著銷售防疫物品幌子詐騙15萬元

被告人獲刑2年3個月罰金3萬元

【案情簡介】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李某在沒有口罩和額溫槍可供銷售的情況下,仍在朋友圈發(fā)布出售口罩、額溫槍的虛假信息,先后騙取王某、陳某人民幣共計15萬元,后李某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

【裁判結果】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李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一級響應期間,假借銷售防疫物品的名義,騙取他人財物,數(shù)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依法應予嚴懲。鑒于其有自首、退賠情節(jié),自愿認罪認罰,依法可從輕處罰。據(jù)此,法院以詐騙罪,判處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2年3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3萬元。一審宣判后,被告人李某當庭表示服判,不上訴。

【法官點評】

疫情防控初期,防疫物品短缺,利用疫情詐騙、制假售假、哄抬物價等行為不僅是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商業(yè)行為,更是觸碰“法律紅線”的犯罪行為,嚴重干擾戰(zhàn)“疫”大局。本案被告人李某本應為國家為社會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卻為盈利無視國家法律,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最終受到法律制裁。本案在引導人民群眾誠實守信的同時,也提醒廣大消費者提高辨識能力,選擇正規(guī)渠道購買防護用品,以防被騙。

案例二:

發(fā)微博惡意丑化女演員被控侵權

被告被判公開道歉并賠償3萬元

【案情簡介】

2018年至2019年期間,段某多次在微博上編造不實信息,惡意丑化某知名女演員肖像,對其進行侮辱、誹謗和人身攻擊。該不實信息通過網絡擴散,嚴重影響了該女演員的日常生活。段某主張其在網上發(fā)表言論,是因該女演員粉絲侮辱自己的偶像,為此進行反擊,且該言論來自網絡上的既有信息,并非惡意編造。

【裁判結果】

法院經審理認為,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段某多次發(fā)布針對該女演員的侮辱性言辭,用語粗鄙低俗,對該女演員進行謾罵和人身攻擊,其言論主觀惡意明顯,對該女演員的社會評價造成負面影響,構成名譽權侵權。段某雖自稱該言論來自網絡上的既有信息,并非惡意編造,但段某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應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在網絡上發(fā)言應當理性客觀,故其主張的理由不能作為其侵權行為的免責事由。據(jù)此,法院判決:被告段某在其微博登載道歉信,并賠償原告該女演員精神損害撫慰金3萬元。

【法官點評】

開放、共享的互聯(lián)網絡空間不是言論自由的“法外之地”,近期頻現(xiàn)的粉絲互掐、網絡暴力等已對網絡空間產生了“污染”。青年人群是社交網絡的主要使用群體,個人有追星的權利,有追星的自由,也同樣有追星的約束,喜歡某人與否可以表達、可以宣泄,但應理性發(fā)聲、節(jié)制表達。自媒體時代,每個人都是一面鏡子,可以正己心、修己身,他人也會以你為鏡映射自己。粉絲應當以健康積極的價值觀做引導,共同建立文明有序的網絡言論空間。

案例三:

受傷輕微竟“小傷大治”

原告過度醫(yī)療費用自負

【案情簡介】

宋某經營一家美容纖體店,在索要按摩費用時與段某、段某之妻李某發(fā)生推搡爭執(zhí)。次日,宋某到醫(yī)院治療,門診病歷載明,1天前,被他人打傷頭部,但不同意做顱腦CT,初步診斷為頭外傷反應,建議休治一周,宋某支付醫(yī)藥費、診查費等合計195.4元。7天后,宋某再次到醫(yī)院檢查,門診病歷載明,頭部外傷后仍頭暈、頭疼,但神志清、頭顱無畸形,診斷證明書處理意見:建議休治5天,宋某支付診查費23元。后宋某起訴,要求被告段某賠償包括醫(yī)療費、誤工費在內的各項經濟損失共計2138.4元。

【裁判結果】

法院經審理認為,段某與宋某發(fā)生肢體接觸,具有侵害宋某身體權的故意,且實施了侵害身體權的違法行為,存在過錯,應當承擔一定的侵權責任。宋某初次用藥主要為治療腦外傷等引起的腦功能損害和醒腦安神,與段某等的侵權行為存在因果關系。但從宋某的診斷結果及拒絕CT檢查,可知其損害后果輕微,醫(yī)院所作的休息7天、5天證明與傷情不符,沒有合理性,由此產生誤工費等損失由宋某自負。據(jù)此,法院判決:被告段某賠償原告宋某各項經濟損失234.23元。

【法官點評】

近年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小傷大治”“小病久治”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應適用填補原則,造成他人人身傷害的,加害人應適當賠償受害人的損失,但受害人的損失只限于實際損失,其基本目標在于使受害人回到“倘若損害未發(fā)生時應處的狀態(tài)”。“小傷大治”明顯與填補原則(尤其是其中的禁止得利原則)相悖,受害人不能因為賠償獲得超過損害的利益,即受害人不能獲得額外賠償或者重復賠償。“小傷大治”既與法律的初衷背道而馳,也加重了侵害人的負擔,更是一種對醫(yī)療資源和司法資源的浪費。因侵權行為發(fā)生人身損害的,被侵權人就醫(yī)時應遵循合理醫(yī)療原則。在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的過程中,根據(jù)一般侵權行為的舉證責任,原告需就過錯大小、損失數(shù)額與侵權行為存在因果關系進行舉證。本案中,原告宋某受傷輕微,其多次到醫(yī)院診察開具休息證明,意圖增加誤工費,其醫(yī)療行為與受傷事實沒有關聯(lián)的部分,所產生的費用應由被侵權人自行承擔。

案例四:

救人不成反賠性命屬見義勇為

法院酌定被告補償原告3萬元

【案情簡介】

劉某松與劉某仁是鄰居。2019年11月10日上午,劉某松的妻子王某一直聯(lián)系不上獨自在家的丈夫,便電話聯(lián)系鄰居劉某仁的妻子耿某請求幫忙尋找劉某松。耿某多番尋找發(fā)現(xiàn),劉某松倒在自家地瓜窖中。耿某立即喊來丈夫劉某仁,并出門聯(lián)系其他村民幫忙,返回后看到丈夫劉某仁也倒在地瓜窖中不省人事。隨后趕來的同村村民找來兩臺電風扇,通風換氣一段時間后合力將二人拉出并送至醫(yī)院,二人均被診斷為急性二氧化碳中毒,后搶救無效死亡。事發(fā)后,王某等人因家庭困難,僅向耿某及其女兒劉某丹、劉某蓉支付1萬元以表虧欠。耿某等人訴至法院,要求被告王某等補償受害人損失10萬余元。

【裁判結果】

法院經審理認為,劉某仁的行為符合見義勇為的基本特征,雖然未能成功救助劉某松,也不妨礙其補償權的成立。法院經綜合考量,酌定補償款數(shù)額為3萬元。

【法官點評】

見義勇為者是和平年代的英雄。他們身上集中展現(xiàn)出了關愛他人、心系社會的赤子情懷和臨危不懼、舍生取義的英雄氣概,值得我們每個人敬佩和學習。為了不讓見義勇為者流血又流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三條賦予見義勇為者損害賠償請求權和補償權。本案中,劉某仁發(fā)現(xiàn)劉某松倒在地瓜窖中,不顧自身安危,挺身而出,實施救助,其行為符合見義勇為的基本特征,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助人為樂、危難相助的傳統(tǒng)美德,應當予以弘揚。劉某仁因地瓜窖中二氧化碳中毒死亡,沒有侵權人,其直接施救對象是劉某松,劉某松屬于本案中的受益人,雖然劉某松沒有被施救成功,但劉某仁為了保護他人的民事權益盡了最大努力,亦因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即使最終未能避免損害的發(fā)生,也不妨礙其補償權的成立。此外,劉某仁因該次事故,被授予“萊西市見義勇為模范”稱號。

案例五:

青島首例高空拋物案一審宣判

一男子往樓下扔酒瓶領刑三年

【案情簡介】

2019年11月20日晚上8時40分許,單某因婚姻與事業(yè)不順在八樓的家中飲酒消愁,過程中越發(fā)憤懣,繼而打砸家中財物,并向窗外扔擲啤酒瓶。其樓下是人行道并有來往車輛。公寓保安聽到啤酒瓶破碎聲遂到單某家中查看,單某不聽勸阻執(zhí)意扔擲啤酒瓶,保安人員無耐在樓下維持秩序,提醒路過的群眾繞道而行。后公寓工作人員報案,單某被抓獲。

【裁判結果】

法院經審理認為,單某酒后從公寓八樓向窗外拋擲啤酒瓶,雖尚未造成嚴重后果,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已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紤]到單某所在公寓入住率不高,人員并非密集,其系初犯、偶犯且自愿認罪認罰,經判前社會調查,適用緩刑對所居住社區(qū)無重大不良影響。據(jù)此,法院以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一審判處被告人單某有期徒刑3年,緩刑3年。

【法官點評】

本案是最高人民法院2019年《關于依法妥善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案件的意見》發(fā)布以來青島首例該類刑事案件。高空拋物、墜物涉及人民群眾“頭頂上的安全”,一直為社會廣泛關注。人民法院在審理此類刑事案件時會根據(jù)行為人的主觀故意、拋物場所、拋擲物的情況以及造成的后果等因素全面考量行為的社會危害程度,準確判斷行為定性,可能涉及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過失致人死亡、重傷等罪名。法院在審理本案過程中,高度重視高空拋物行為的現(xiàn)實危害性,通過嚴懲此類犯罪行為,對高空拋物行為起到了警示作用,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案例六:

14歲少年大面積文身起糾紛

原告擔責八成被告擔責二成

【案情簡介】

楊某在某美容美體工作室處文身,并支付文身費用700元。后楊某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文身,認為楊某年齡尚小,自身價值觀不成熟,該工作室不應為其文身,因而提起訴訟要求被告該工作室返還文身費用,賠償醫(yī)療恢復費用及精神撫慰金。

【裁判結果】

法院經審理認為,楊某文身時年僅14周歲,系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從其智力狀況和認知能力而言,無法判斷在身體上大面積文身這一行為會對自己的身體及今后升學、就業(yè)等人格權益帶來一系列影響。楊某父母作為其監(jiān)護人未盡到教育、管控和家庭保護的法定監(jiān)護責任,應承擔主要責任。盡管目前法律未賦予文身經營者對文身者的年齡和行為能力審查注意義務,但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的立法規(guī)則和精神,全社會應當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學習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故被告該工作室作為經營主體應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認真辨認文身者的年齡和實際行為能力,不能僅依照原告楊某要求對其進行大面積文身,對此應承擔次要責任。根據(jù)本案實際情況,法院酌定原告楊某自擔80%的責任,被告該工作室承擔20%的責任,即由被告該工作室賠償原告楊某文身費140元,其他訴求不予支持。

【法官點評】

根據(jù)未成年人保護法相關法律規(guī)定,保護未成年人是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責任,監(jiān)護人應教育和引導未成年子女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民事主體從事經營活動,應當遵守法律法規(guī),遵守社會公德。未成年人對文身在今后的升學就讀、職業(yè)準入等方面對自己可能產生的影響缺乏充分認知,主要需監(jiān)護人加強日常教育引導,也需要文身經營者提升謹慎注意義務以最大程度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這不僅需要家庭的監(jiān)護也離不開社會各類主體對未成年人的保護。

案例七:

先簽買賣合同后簽贈與合同

賣房人惡意串通毀約輸官司

【案情簡介】

2016年,高某與石某某及其妻賈某簽訂房屋買賣合同,以45萬元的價格購買了一套拆遷安置房,并當場支付首付款20萬元。其后,高某支付剩余購房款,并敦促盡快完成過戶,石某某多次要求增加房屋價款,否則不予協(xié)助辦理過戶手續(xù),高某無奈訴至法院。經查發(fā)現(xiàn),2018年,石某某、賈某與其子石某簽訂贈與合同,將該房屋無償贈予石某。高某遂追加石某為第三人,要求石某共同承擔協(xié)助過戶義務。

【裁判結果】

法院經審理認為,石某某、賈某在房屋已經出售給高某的情況下,于2018年12月與其兒子石某簽訂贈與協(xié)議,將該房屋無償贈予石某并辦理了產權轉移登記,主觀上存在惡意。因此,法院認定被告石某某、賈某與第三人之間系惡意串通損害原告高某利益,其贈與行為無效,石某無權取得該房屋所有權,理應協(xié)助高某辦理房屋過戶手續(xù)。據(jù)此,法院判決:支持原告高某的訴訟請求。

【法官點評】

本案系一起典型的惡意串通損害買受人權益的案件。案件認定贈與合同無效的關鍵,在于石某簽合同時是否惡意與石某某、賈某配合實施贈與房屋行為。法院經審理認定,第三人石某作為出賣人石某某、賈某的獨生子,系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對該房屋已經出售給高某的事實不可能不知情。兩被告與第三人明知其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會損害高某的權益,仍相互溝通與配合,利用贈予的形式將該房屋轉移登記于第三人名下,屬于惡意串通。近幾年,房價上漲誘使賣方惡意違約,成為二手房交易糾紛的一個突出原因。通過本案,可以告誡出賣人誠實守信,在簽訂買賣合同前,尤其是涉及房屋這種大額標的物時,應當充分評估標的物價值,綜合考量各種市場環(huán)境因素,簽訂合同后遵循誠實守信原則,按約履行義務行使權利,惡意串通損害買受人利益的行為,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案例八:

兩妹妹外嫁哥哥竟侵占土地份額

法院依法保護三原告土地承包權

【案情簡介】

1999年10月11日,史某波之父史某會與村委會簽訂合同,承包本村地名“大拐”5.5畝、“河西崖”5.6畝兩塊人口地共11.1畝。該輪土地延包時史某會家庭成員包括再婚妻子吳某,女兒史某紅、史某霞,以及與前妻之子史某波等8人。史某紅、史某霞兩人分別于2003年、2009年出嫁外村,但均未在遷入地分得人口地。2005年1月1日,史某波與父母在村委主持下分家,雙方贍養(yǎng)協(xié)議書約定“河西崖”5.6畝土地歸史某波耕種。史某會去世后,史某紅、史某霞與史某波就“大拐”5.5畝土地承包經營權發(fā)生爭議,訴至法院,主張與其母親吳某共享該處權益。

【裁判結果】

法院經審理認為,史某紅、史某霞外嫁后未在所嫁村分配人口地,其在原所屬村土地承包權益應予以保障。根據(jù)史某波提交的贍養(yǎng)協(xié)議,其與父母分家時家庭成員內部就承包土地的分配達成一致意見,該分配方案亦獲得村委認可,故應以此為據(jù)在現(xiàn)家庭成員間分配人口地。考慮史某波家庭承包經營戶現(xiàn)存成員情況,史某紅、史某霞主張與其母吳某共同享有“大拐”5.5畝土地的承包經營權,符合法律規(guī)定,亦有利雙方生產生活,應予支持,史某波應將其占用的該處土地返還史某紅、史某霞。

【法官點評】

土地是農民最基本的生產資料和生活保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無論男女都享有平等的承包經營權。長期以來,農村土地承包中不同程度的存在漠視以致侵害婦女權益的問題。土地承包中應當注重保護婦女的合法權益,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剝奪、侵害婦女應當享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土地承包期內,婦女結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發(fā)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本案中,史某紅、史某霞作為已經出嫁的婦女,在所嫁村莊未分配人口地之前,其在原村莊合法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益應予保障,出嫁婦女娘家所在村委不得強行收回其原籍承包地,其他人亦不能侵害其合法土地承包經營權。

案例九:

拖欠養(yǎng)老服務費護理中心提起訴訟

法院建議變更訴訟請求雙方均服判

【案情簡介】

2014年,某護理中心與趙某簽訂養(yǎng)老服務合同,由趙某和其兒子張某、女兒張某某共同承擔養(yǎng)老服務費。2018年5月起,張某、張某某拒絕交納趙某養(yǎng)老服務費。期間,趙某一直不能行動、生活無法自理,健康狀況較差,護理等級提高。張某及張某某既未交納拖欠的養(yǎng)老服務費,也未將趙某接至家中。該護理中心訴至法院要求解除《青島市養(yǎng)老服務機構入住協(xié)議書》,并要求被告支付拖欠的養(yǎng)老服務費43262.5元。

【裁判結果】

法院經審理認為,趙某目前生活無法自理,健康狀況較差,解除協(xié)議書趙某可能面臨老無所依的情況,故在趙某的養(yǎng)老事宜未得到妥善處理前,對原告的主張暫不予支持。為保障該護理中心合法權益,建議變更訴訟請求為要求被告按月支付養(yǎng)老服務費,支付期限延長至協(xié)議終止之日。該方案得到該護理中心認同,據(jù)此,法院判決:被告趙某支付拖欠養(yǎng)老服務費,并按月支付新產生的服務費用,張某、張某某承擔連帶責任。一審判決后,雙方當事人均未提起上訴。

【法官點評】

養(yǎng)老服務機構的設立既能解決老人無人照料的情況、緩解子女養(yǎng)老的壓力,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社會老齡化帶來的養(yǎng)老難題。近年來,入住養(yǎng)老服務機構養(yǎng)老逐漸成為一種趨勢,原本以此讓老人實現(xiàn)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依,卻因為部分子女拖欠養(yǎng)老服務費,致養(yǎng)老服務機構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本案中,原告基于被告不履行協(xié)議約定的義務而要求解除“養(yǎng)老服務協(xié)議”本無可厚非,但如果依照協(xié)議約定及法律規(guī)定解除協(xié)議并在子女都不愿接回老人的情況下強制要求老人搬離養(yǎng)老服務機構,又背離了“老有所養(yǎng)”的宗旨。綜合考量各方利益及原告訴求,法院雖未支持原告解除協(xié)議的訴訟請求,但為維護原告合法權益,進一步明確了被告的履行期限及具體履行方式。該判決以保護養(yǎng)老服務機構的合法利益為目的,以讓癱瘓在床的趙某安享晚年為價值指引,既避免了養(yǎng)老服務機構反復起訴,也使得子女推脫責任、隱匿蹤跡、拒不履行贍養(yǎng)義務的不良企圖徹底落空。

案例十:

游客不慎滑倒摔傷

旅行社景區(qū)不擔責

【案情簡介】

2018年6月,趙某在某景區(qū)旅游時滑倒摔傷,隨后住院治療,并訴求旅行社、景區(qū)等賠償醫(yī)療費、殘疾賠償金等共8萬余元。趙某在進行游覽時景區(qū)多處設置了“坡陡路滑,注意安全”等警示標志;亦在門票“游客須知”處用加大加粗紅色字體再次提示:“谷內坡陡路滑,請您注意腳下安全!”同時,在景點入口處張貼的游客須知上也有相同提示,且上述相關內容在景區(qū)內循環(huán)廣播。除此之外,旅行社、景區(qū)亦分別投保游客意外傷害和公眾責任保險。

【裁判結果】

法院經審理認為,該景點不屬于“高風險旅游項目”,景區(qū)已使用文字、廣播等形式對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了充分告知、警示。趙某受傷后,旅行社協(xié)調景區(qū)采取了必要的救助和處置措施。路滑小心是生活常識,“滑倒摔傷”是多見風險,男女老幼人人都應注意,本無需他人特為提醒、告知。趙某要求旅行社、景區(qū)賠償其摔傷損失,是不合理地將其對自身安全的注意義務轉嫁于他人,對此不予支持。據(jù)此,法院判決:駁回原告趙某的訴訟請求。趙某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法官點評】

本案原告趙某事發(fā)時已62歲,具有老年人與旅游消費者的雙重身份,此兩種身份被認為系一般社會觀念上的弱勢群體,而保障弱勢群體合法權益的人性理念在道義上通常占據(jù)制高點。但與此同時不能忽視的是,法律所保護的是合法權益,即合法權益須保護,非分要求不支持。本案在合理考量當事雙方權利義務的基礎上,讓旅游消費者自擔風險,弘揚了積極向上的社會正能量,利于引導形成正確、健康的社會風尚。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劉瑞東  通訊員  時滿鑫  呂佼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fā)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